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制度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与实施细则

2024-12-23  点击:[]


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20〕19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达成情况评价办法》校政发202450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足球外围平台_中国体育彩票-【投注官网】:师范类本科专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工作责任机构、责任人和主要职责

根据学院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授权,成立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工作小组。组长由学院院长担任,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教学督导、教务办人员等为工作组成员。

评价责任人

学院院长

协调本学院各科室,确保课程建设和目标达成有条不紊进行。

教学副院长

负责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性评价,审核课程大纲。

专业负责人

具体督促和落实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工作的开展,审核《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及持续改进报告》,并给出具体的审核意见,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教学持续改进。

课程负责人

制定(修订)课程大纲,课程考核结束后,依据课程大纲和考核结果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分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是否精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否实现所对应支撑的课程目标达成,考核内容、方式和评分标准能否证明所对应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计算是否科学合理;考核环节的命题、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是否有审核等。

撰写《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及持续改进报告》。

教学督导

督查专业教师授课情况、课程准备情况,评价教学效果,并给出持续改进意见及建议。

教务秘书

做好本专业课程教学安排,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收集,考试考核原始资料、试卷、毕业论文、实习手册等教学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


二、评价周期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每学期或教学周期评价一次,即在每学期或教学周期课程考核结束后进行评价。

三、评价依据

1.课程大纲中的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3.支撑课程目标达成的考核环节、评价方法和评价依据

4.课程各考核环节记录文档,包括期末考试等结果性考核环节,课堂检测、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小论文等过程性考核环节的定量或定性考核数据和资料;

5.课程结束前对学生课程学习效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和资料 四、评价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通过内部和外部结合的监控和评价方式完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实行全过程监控与评价,定期检查(期初、期中、期末)与随机检查相结合,既抓实每个主要教学环节,又通过对教师和学生一对一访谈及座谈会形式,尽可能全面掌握课程教学信息。

课程开课前:开学前两周即开学后的第一、二周(期初教学检查),评价工作小组检查任课教师材料准备情况,包括课程大纲、教材、教学日历、教案等材料,通过与任课教师交流,检查教师对所授课程的课程目标是否清楚,对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分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是否知道并理解,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否存在疑问。

课程教学中:期中教学检查。评价工作小组核查教师的教学日历是否与实际教学进度同步;教学内容是否与课程大纲中列出的内容一致;是否依据课程大纲开展了过程性考核,考核内容是否针对所支撑的课程目标进行;在各教学环节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师生、生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通过哪些途径进行互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效果是否满意等情况。

考核命题:严把考核命题审核关。所有考核环节包括期末终结性考核环节和平时过程性考核环节均由课程组命题教师填写“课程考核审核表”。凡是期末终结性考核须编制两套试卷,提交至教研室主任、分管教学副院长进行审核;凡过程性非命题考核, 必须提交考核方案和评价标准至教研室主任、分管教学副院长进行审核。审核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核环节是否与课程大纲一致;考核内容是否针对课程目标设计;考核内容覆盖面、题量、难易程度是否与课程目标能力要求相匹配;考核内容分值占比是否与课程目标相匹配;考核评分标准是否科学合理。

课程考核结束:依据各教学环节中形成的数据资料(包括作业、随堂测试、课堂表现、课程小论文等过程性评价数据及期末试卷等结果性评价数据,个人展示、案例分析、教具制作展示、小组汇报展示等表现性评价数据),采用直接和间接评价方式分别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计算、评价、分析,并撰写《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及持续改进报告》。

五、评价方法

(一)课程成绩评定方法

评定方法分直接评价法和间接评价法。直接评价根据不同课程目标能力要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直接评价主要采用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等,课程考核成绩直接用分数表示(百分制);间接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 师生访谈等,课程考核成绩通过等级转化,用分数表示(百分制)。直接评价具体到各考核环节,期末考试等采用结果性评价,课堂表现、作业、随堂测试、课程小论文等采用过程性评价;个人展示、案例分析、教具制作展示、小组汇报展示等采用表现性评价;毕业论文、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采用综合性评价。

(二)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度

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主要采取基于课程考核成绩的定量评价方法(直接评价)和用于学生问卷调查的定性评价方法(间接评价)。

1.定量评价方法

课程负责人或任课教师明确所评价课程的课程目标、支撑课程目标的考核环节及总分值和权重,采用下列计算方法获得各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例如:某门课程的课程目标 1 是由期末考试、课后作业、课堂表现三个环节支撑,三个环节的支撑权重分别为 40%、40%、20%满分值分别为 35 分、35分、30 平均成绩分别为 20.49、24.11、40.25则课程目标 1 的达成度为:40%×(20.49/35+40%×(24.11/35+20%×(40.25/30)=0.778。同理,计算出该课程其他分目标达成值。

2.定性评价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时,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的亲身体验和主观感受,紧扣课程目标的内涵设计问题,问题以量表形式设计,内容不重复、不交叉,问卷选项设计为非常认同、认同、基本认同、不认同和非常不认同五个层次,分别赋分为 10、8、6、4 和 2 分。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调查问卷在课程结束时,请初修某门课程的学生以单选形式独立填写完成。按课程目标逐条统计回答“非常认同”“认同”“基本认同”“不认同”和“非常不认同”的人数。采用下列计算方法获得各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3.课程目标最终达成值

课程目标达成值计算可采用直接评价方法或间接评价方法,也可以采用二者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课程目标达成值可以只采信直接评价结果,将间接评价结果作为印证直接评价结果的参考;也可以设置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的权重,一般直接评价权重为0.7, 间接评价权重为 0.3,课程目标达成值可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课程目标达成值 = 直接评价值× 0.7+间接评价值× 0.3


根据学校足球外围平台_中国体育彩票-【投注官网】: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大学四年的平均学分绩点≥1.8 时,学生方可获得学士学位。根据学分绩点算法,平均学分绩点 1.8 大致对应于百分制试卷中的课程成绩 68 分。据此,学院评价工作小组设定本专业课程目标达成的预期值原则上为 0.7,在实际操作中,课程目标达成预期值的设定可以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学生学情等情况科学确定。

评价工作小组依据课程目标达成期望值,评判该课程目标是否达成。某课程目标达成值高于或等于期预期值,则该课程目标达成,反之未达成。课程目标达成预期值的设定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学生学情等情况科学确定。

六、评价依据合理性审核制度

1.预审

课程考核前,由任课教师填写《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考核审批表》,描述考核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具体包括:课程目标、考核内容、评价方式、考核环节、目标分值、支撑权重和评分细则等。教研室主任和分管教学副院长签署审核意见,考核方案审查合格方可执行。

2.教师自查

课程考核结束后,由课程负责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与实施细则》,填写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及持续改进报告, 重点自查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是否对应、课程考核方式是否支撑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评价标准和课程目标评价方法是否合理,提供原始评价依据,得出评价结果并分析,最后提出持续改进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方案。

3.结果审核

由教研室主任和分管教学副院长审核评价依据的合理性,签署审核意见。审核合格,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束。审核不合格,由课程负责人根据审核意见修改,直至合格。

七、评价结果使用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束后,及时编制《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及持续改进报告》,分析报告和相关支撑材料要完整、可追踪,由学院存档。评价结果及时向全体教师和相关部门反馈,作为专业开展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检验教学改革成效、推进课程内涵建设和教师有针对性改进相应教学环节、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考核内容方式等的重要依据。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1220日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评价管理细则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与实施细则